(通讯员 于志斌尹鹏李荣帅)12月9日下午,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东北林业大学、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承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东北林业大学落下帷幕,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汪鸿雁,全国学联主席钱菱潇,教育部高教司二级巡视员武世兴,中国科协青少年中心副主任刘会强,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永康等出席闭幕式。奥门金沙集团3354CC共七项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最终获得3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金奖数量和团队总成绩均位列陕西省首位(并列),并首次获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取得历史性突破。
学校获奖团队代表上台领取“优胜杯”
本届大赛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设置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等五个组别,共吸引了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2786所学校17.9万个项目报名参加,参赛学生92.4万,参赛规模为历史之最。经过评审,1439个参赛作品入围全国决赛,432个参赛作品入围全国决赛终审答辩,终审答辩通过线上形式举行。
赛事自6月份正式启动,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各学院的积极配合及创新创业学院、本科生院、实验室与设备处、信息网络技术中心等关职能部门协力推动下,在校内外专家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各参赛团队鼓足干劲,顽强拼搏,项目作品质量显著提升。赛事筹备期间,针对竞赛规则的改变,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校团委先后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通过线上视频指导的方式,对参赛团队作品进行模拟问辩、项目指导三十余次,确保参赛队伍在决赛答辩期间进行高水平的作品和项目展示。
获奖团队师生代表合影
据介绍,此次获奖的7支优秀创业计划项目团队,从“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星火众创空间”孵化项目团队、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精心选拔培育,经校内专家老师指导推荐、陕西省“挑战杯”竞赛遴选、国赛网络评审和集中线上决赛路演,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在近1年的时间里,各团队负责人在校内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结合产业背景、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商业模式等创业计划逻辑,不断提升项目先进性、创新性和落地性,跨学科、跨学院、跨年级吸纳青年才俊,锐意创新、精益求精、累进创新,不断完善作品质量,最终在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竞技场上斩获大奖。
项目团队备战“挑战杯”比赛、参加线上答辩现场
近年来,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目标,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从“点燃激情、培育团队、重点扶持”三个层次,为大学生搭建勇于科技创新探索的开放平台,连续32年举办“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重点打造具有电子信息特色的“星火众创空间”,搭建科技创新团队孵化平台,加强师生队伍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健全科创育人激励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汇聚育人合力,重点扶持种子项目团队,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技创新型拔尖人才!
新闻延伸:
“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竞赛官方网站为www.tiaozhanbei.net。“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走过21年时间。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是大赛举办第十二届。作为中国大学生最关注的全国性创业赛事之一,大赛引导和激励了一批批青年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提升社会化能力。今年,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充分发挥互联网扁平化动员优势,以线上为主的形式举办全国决赛,超过600万人次在线参与8项实践活动,在实践调研中深刻了解社会变化、激发创新激情、培养创业能力。
获奖名单:
1. 极创动力-AI智能机械狗
获奖等级:国家金奖
参赛单位:通信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赛作者:栾恺、程颐、赵新炜、李正炜、白梓琳、苏隽惜、周杨、肖健伟、解子文、齐怡凡
指导教师: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杨众杰、电子工程学院吴家骥教授、机电工程学院张逸群副教授
项目简介:极创动力-AI智能机械狗是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通用型可面向多种复杂情况的机械狗。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专注于智能机械狗的研发及产品迭代,同时提供软硬件产品的更新服务,持续开发机械狗除行走、跑跳外的多样功能。团队基于仿生学设计机械结构,在机械狗平台植入了精确步态算法并搭载视觉导航系统,针对步态算法的创新进行技术攻关,并搭载不同视觉导航系统进行调试更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机械狗进行不同场景训练,提高系统智能性,使其高度适应复杂的地形。
2. Muses人工智能作曲系统
获奖等级:国家金奖
参赛单位:微电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理光电工程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参赛作者:李赟、韩翔宇、谢天详、吕佩霞、王子韬、王英楠、李泽宇、任一鸣、赵欣汝、王新宇
指导教师:人工智能学院石光明教授、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吴家骥、校团委书记傅超老师、校团委副书记华俊文老师
项目简介:Muses人工智能作曲项目团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商业音乐创作,为创意要求较低、而对价格较敏感的商用音乐创作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项目团队制作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情绪标注MIDI训练集——EmoMIDI,已于2020年下旬向社会公众开放,共建智能谱曲生态,降低音乐创作门槛,让创作音乐更加简单。目前项目团队拥有四项国家专利与多篇高质量论文(含ICML顶会论文)已经初步形成了技术壁垒。
3. Cell hunter-循环肿瘤细胞智能检测系统
获奖等级:国家金奖
参赛单位: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参赛作者:王佳、胡青青、周博、周小莉、种昱颖、刘翔、叶紫云、杨晨曦、李国倩、宜浪浪
指导教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胡波教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磊老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崔传贞老师
项目简介:面对循环肿瘤细胞临床大量检测需求的医学问题,项目团队研发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智能系统“cell hunter”。系统创新性地提出微流控、表面增强拉曼检测和人工智能算法结合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只需采集5ml血液,1小时得到分析报告,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助力癌症早筛。
4. 骐骥天眼-人工智能边缘计算领军者
获奖等级:国家银奖
参赛单位: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参赛作者:刘昀泽、张祥辉、蒋昊宇、卫双影、高源、李一龙、金建安、杨淑文、刘齐月、毛佳
指导教师:微电子学院蔡觉平教授
项目简介:在“新基建”的浪潮下,“骐骥天眼”团队瞄准工业制造和超高清视频两大领域,通过AI 赋能,提升工业芯片制造研发和生产效率、显著降低试错成本,大大加快国产替代芯片制造的步伐。目前团队推出5G网络+8K视频+人工智能设备解决方案,已经推出8K全景相机、Micro Led芯片飞针探测视觉系统两项产品。
5. 焕影一新——AI视频处理行业领跑者
获奖等级:国家银奖
参赛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信息安全学院、微电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赛作者:周美宏、林泽毅、张毅、吴振闻、王旭、董津玮、吴嘉浩、李冰洁、常家豪、赵紫望
指导教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白璐教授、电子工程学院吴家骥教授、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朱伟老师
项目简介:“焕影一新”团队用人工智能技术修复历史影像,与西安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博物馆、西部电影集团、陕西省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四家机构签订了百万级的商单,已经合作修复了《保卫延安》、《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多部经典红色影像、影集。团队用新科技新技术为华夏的历史影像资料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所有珍贵的国家共同记忆焕然一新!
6. 城市嗅觉—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获奖等级:国家铜奖
参赛单位: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赛作者:王毅夫、申宇昊、雷朝晖、党凡、李旭、孙强、姚赵迪、伍寒璐、韩卓名、何明霖
指导教师: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老师、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朱文凯老师、海棠9号书院杨笑宇老师
项目简介:“城市嗅觉”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以车载气体传感器为检测终端,借助车辆的随机流动性以及公共交通定时循环的规律性,建立了完备的实时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吗,将监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与地理位置信息数据通过北斗卫星实时上传至云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数据可视化。借助地图,以颜色、数值表示浓度的方式,在移动终端平台上实现数据的实时呈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大气治理方案。
7. AIcube编程积木
获奖等级:国家铜奖
参赛单位:人工智能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参赛作者:刘津宏、范浩扬、李权、赵广辉、毛佳、李诗瑶、鲁永淇、苏钰迪、于子婷、唐峻烽
指导教师:电子工程学院张文博教授
项目简介:AI-cube针对STEAM教育中的编程启蒙教育环节,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实物编程。用积木拼接还原编程,无需接触屏幕,保护视力,作为玩具的同时,保留了传统编程的高自由度。以磁吸的方式拼接,操作简单,安全无害。产品以编程为主线,增加动力模组、AI模组,在讲授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加入人工智能、小车及无人机相关内容,让孩子体验人工智能,了解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