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是奥门金沙集团3354CC定点帮扶贫困村。从2015年8月开始,西电先后选派张武军、鞠波、王敬涛接续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5年来,3位第一书记传递扶贫接力棒,大力推进当地金银花产业发展,成为乡亲们的“家里人”、党建发展的“领路人”、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5年前,张武军眼里的闫家村十分荒凉,一垄垄苞谷地和因天旱只长到20厘米高的麦子,显得无比恓惶。“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是张武军的四大任务。
“我来就是想干一番事业。”密码学博士出身的张武军,摸村情、察民情,很快就找到破解闫家村贫困的“密码”,“喜阳耐旱的金银花几乎全年开花,盛花期亩产干花200斤,每斤能卖60块左右,很适合在闫家村种植。经济效益是种麦子、苞谷完全不能比的。”
张武军带着闫家村村干部跑遍了全国的金银花主产区,考察引进特色中药材金银花种植项目,建成金银花茶厂,成立电子商务销售团队,还邀请西安设计院的朋友为园区绘制了万亩金银花规划方案,确立了以金银花种植为主,依托五陵景区,打造金银花采摘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路子。
两年多过去,闫家村从县里有名的“困难户”一跃成为全县的脱贫榜样,成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示范村,其自主发展的金银花产业更成为全县产业脱贫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2017年年初,因在第一书记岗位上表现突出,张武军再次被调往蒲城县继续担任挂职副县长。
致富的大门已经敞开,如何提档升级脱贫产业,让乡亲们的致富路走得更稳更远更扎实,是拿到接力棒的鞠波要完成的任务。
2017年1月,鞠波来到闫家村。彼时,闫家村9600亩地中,有2300亩种植了金银花。村里广泛种植的品种叫“四季花”,每年5月上旬到10月,开花四到五茬。虽然收益不错,但人力成本投入太大。
为解决乡亲们人手不足导致的种植规模受限,鞠波决心大力推广花期短、产量高的新品种“北花一号”。
“北花一号”是村干部2016年从山东引进的新品种,一株苗子3元,价格较高,大部分村民不愿栽种。只有老党员张喜朋带头在自家地里试种了3亩多。
2017年5月,试种的“北花一号”进入了开花期,虽然花期只持续了20天,产量却一点也不少。试种成功了,鞠波心里乐开了花,逢人就讲“北花一号”的好,又拉着其他村民到地里看。看着实实在在的收成,又体验了现场采摘,村民们主动种起了“北花一号”。更有一批原先对种植金银花不感兴趣的村民加入了种植行列。
到2018年年底,闫家村金银花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3700亩,亩均收入2000元左右,全村金银花和苗木的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6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2018年的1.65万元。
2019年6月26日,王敬涛成为西电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金银花效益,打造集种植、深加工、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金银花产业链,是王敬涛的首要目标。
王敬涛与村干部到全国金银花主产区多方考察,引进适合渭北生长、产量高、抗病性强的金银花新品种,利用帮扶资金建设扶贫车间,扩大村集体金银花茶叶厂规模,开发金银花纯净水、金银花酒等新产品。他还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建设奥门金沙集团3354CC尧山镇电商培训室,帮助培训乡村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
去年,闫家村金银花产业年收入达到1200万元,加工的金银花茶年产1万公斤,系列产品年产值1000万元。在原先村委会旁的一片荒地上,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的金银花农产展销研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金银花小镇已初具规模。
(文/陕西日报社· 吕 扬 方敬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