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有这样一群人,怀揣着党对人民群众的承诺来到乡村,他们走进千家万户,切实了解民情民意,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走向小康社会,用自己的汗水守卫着万家灯火,他们就是老百姓心中最可爱的人——驻村第一书记。
2021年5月28日,驻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交到了韦帅手里。他是奥门金沙集团3354CC派驻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的第四任第一书记,当好乡亲的“家里人”、党建发展的“领路人”、创业致富的“带头人”是历任第一书记的使命和职责,对韦帅来说也不例外。
村落的夜晚归于平静,闫家村村委会的院子里,韦帅办公室的灯光却依旧亮着。于韦帅而言,“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是陌生且极具挑战的,三本驻村帮扶工作日志、三本走访纪实手册记录下了他在闫家村的工作,也见证着他为闫家村的付出。村民们喊他“韦书记”,他说:“这是对我的认可,但也时时提醒着我要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为了接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他尽快转变身份,向村民学、向邻村学、向前几任第一书记学,顶着日头走进每一户村民家了解情况,伴着星光思考如何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用真心换真情,村民们早已把韦帅当成了“自己人”。
、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韦帅紧紧围绕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开疆拓土、助农增收,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在金银花烂漫的田间地头,韦帅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基层党建阵地建设。他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挖掘当地历史资源和脱贫故事,学习其他村镇党史学习教育经验,促进和实现双方之间优势互补、工作互动。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互促振兴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金银花开金银来。在闫家村,金银花被称为“致富花”。不懂种植的韦帅经常跟着村民去金银花地里现场学习,不遗余力地推进金银花产业发展,用心谱写闫家村致富新篇章。他带领村民把回收的金银花叶子和枝条变废为宝,提取药用成分或用于制备饲料,每亩可为农民增收600-1000元;以金银花茶叶加工为依托,进一步发展初级产品深精加工,在学校支持下与“山货帮”团队联合研发金银花面膜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可观利润的新产品;充分借助新媒体和社交软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线上线下多点发力推广既有产品,将金银花种苗销售到多个省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韦帅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为及时发现潜在返贫致贫风险隐患,及时衔接落实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他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道路上像就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巡逻士兵。
在工作中不断摸索,韦帅建立了村级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成立“三事”工作室;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多种方式获取问题,通过“个人领单、组织派单和集体接单”等方式进行服务派遣,办结完毕后安排专人对工作成效进行回访,对未办结事项,认真分析原因,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时间在绿水青山间飞速地划过,不变的是韦帅日夜穿梭在人民群众之间的身影。他常常上门,走访困难家庭、看望独居老人。夜幕降临,村落被月光所笼罩,他又化身为“守夜人”,扛起守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2021年11月,凌晨两点的夜晚寒意袭人,一位村民身体突发不适,韦帅发现后,立刻驱车将村民送往县医院,“当时我咳嗽了两声,吐了很多血,韦书记立马就拉上我去了县医院。我当时真的很感动!”村民用朴实的乡音诉说着对韦帅的感谢。疫情期间,韦帅坚守抗疫一线,在岗连续奋战两个月都未曾回家一次。
在派驻闫家村的日子里,韦帅对闫家村的村情村况、户情民情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韦帅的任务已经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韦帅深深热爱着这片金银花香飘荡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他定会不负组织重托,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