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句话是董谨豪的座右铭,很难想象,在同学们眼中是“学霸大佬”的他也曾迷茫困惑、不知所措,初入大学校门,还未完全从高中思维模式顺利转轨的他不知道该做什么,一直是看着身边的同学行动,所以做事情总会比别人晚一步。三年多的大学生活让他明白,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尽管步履匆匆,但一定会离梦想的方向越来越近。
在任课老师眼中,他是一个“纠结”的学生,经常喜欢刨根问底,正是这份纠结,让他在听课过程中总能激情满怀。他说,跟老师们的每次请教,都使得自己对课程内容有了更深理解,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每次期末考试周,他会觉得是一个学期最热血的时候,他把课本反复翻阅很多次,一章章知识点总结、一张张习题试卷、一次次虚心求教还有那一路的晨曦星月,最终他前三学年共28门课程取得95分以上或优秀,专业成绩加权平均分92.79,多次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学院特等奖学金、苏州学子成才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董谨豪说过,“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太晚”,“意识问题,解决问题,不懊悔,不空谈”,行动力便是他成功的秘诀,而他取得的成绩,则是最好的证明。
“开始捱一些苦,栽种绝处的花。”
董谨豪所在的1613018班是经过学校统一选拔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共计40名同学单独编班学习。班级里浓厚的竞赛氛围深深感染了他,使他勇于尝试各种竞赛,积极向班级榜样靠拢。从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到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等,他如愿捧回了一座座奖杯。
在备战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时,董谨豪的生活除了教室、食堂、寝室,更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实验室,整天与各种代码、模型斗争,生活忙碌充实却又幸福知足。他说他忘不了和实验室队友并肩作战的夜晚,也忘不了坚守的一次次日出,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甘之如饴地奋进着。在各类国际、国家级赛场上,他见到了高手如云、更为广阔的天地,所有参赛者都在朝着一个方向无怨无悔地追逐。他说在内心深处,他非常感恩西电老师们不遗余力地关怀与指导,也感谢所有同行战友的鼓舞与陪伴。
作为一名本科生,想要全身心投入科研是比较困难的。从大三开始,董谨豪在学院教师鲍亮的指导下参与国创项目“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Yarn资源智能调度算法研究”,主要进行深度学习领域的探索研究。今年1月,他决定向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发起“进攻”,从着手准备到五月投稿,历时四个多月,大量阅读英文文献、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深入分析提炼创新点,从编写程序到论文撰写,重重困难扑面而来,时间仓促、创新点受阻、实验不顺利……一次次遭遇否定和自我怀疑,他中途甚至想过放弃,但通过与学院张立勇老师、鲍亮老师等反复讨论,老师们给予了他极大启发和鼓励,鲍亮老师还主动提供实验室,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下,最终经过20余次修改以及投稿前两天高强度提高后,9月,董谨豪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MarginGAN: Adversarial Training in Semi-Supervised Learning"终于敲开了接受率为21.17%的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NeurIPS 2019的大门(NeurIPS 2019:Conference and Workshop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为人工智能领域的A类会议)。为此,董谨豪还被陕西省教育厅的官方微博点赞。他知道后激动不已,还跟同学们开玩笑说自己这个南校区G楼的守夜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他曾说过,学习的益处之一,就是能使人获得迎接一切挑战的勇气。正是因为秉持这份理念,才驱动他不断淬炼学习意识和专业技能,在科研之路上永不止步。
“向光而行,正是好时光!”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给予了厚望,其中提到青年人要“坚定理想,志存高远。”当被问到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时,董谨豪说:“我的理想是努力成为优秀学者,然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轻嗅泥土的芬芳才能到达远方,悄怀花瓣的感恩才能心之所向,尽是光芒。他经常说自己在大学阶段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他也希望能够时时予人玫瑰,尽一己之力帮助他人。
从大一开始,董谨豪便加入了学校青年志愿者总队,在学习之余,他主动申请参加乡村支教活动,他和队友们利用无数个周末前往西安市长安区羊塬村,为农村适龄儿童提供学业辅导、课外拓展等志愿服务,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他说,通过长期坚持支教活动,他更加体会到“志愿者”的真正含义,就是汇聚点滴力量,搭建爱心桥梁,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以最初的心,行最远的路。如果成功是路的终点,那通向终点的奋斗之路必然漫长而坎坷,董谨豪用他的成绩再次证明了努力永远不会被辜负,努力的回报一定不会缺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会常怀感恩之心,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报效祖国!”董谨豪如是说。
(文/西电新闻中心·艾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