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孙斌,新疆伊犁人,中共党员。2013年考入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班,2017年获得学士学位后继续攻读本院硕士研究生,2018年转为博士,师从谢楷教授,研究方向为航天测控通信技术与等离子体鞘套黑障缓解技术。研究生期间,参与民口973,H863等重要科研项目,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2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究生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二等奖,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2021年秋季正式签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航天五院501所”),他怀揣航天强国的梦想,将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攀登航天技术科研高峰,献身祖国的航天事业。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年少时,孙斌就与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出生在“塞外江南”新疆伊宁的孙斌,从小对祖国的航天事业、航天精神耳濡目染。“我喜欢看航天发射,听航天新闻报道,父母每晚都会锁定新闻联播,给我讲两弹一星、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的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对航天事业充满了向往”。高考后,孙斌坚定地选择了航天类专业。
通过开学后的层层选拔,孙斌顺利成为空间院实验班的一名学生。本科期间他多次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航天专家面对面讲座和主题班会,包为民院士讲的航天发展三步走战略、杨宏院士讲的中国空间站设计、杨孟飞院士讲解的深空探测总体设计,使他进一步明白了各个航天重大工程的意义和建设过程,系统地了解、认识、走进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心里种下了未来在国防航天科研院所就业的种子。
脚踏实地,心系远方
初入研究生时,孙斌在谢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等离子体鞘套引起的黑障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对此方向的兴趣愈发浓厚,进而产生了转博的念头,并想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创造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黑障问题是困扰我国数十年的航天前沿问题,更是未来新一代高超声速武器发展中必须攻关的关键技术,我们必须要做到能吃苦、能攻关、能奉献,共同啃下等离子体鞘套黑障下低频测控通信这个硬骨头。”在谢老师的鼓励和严格要求下,孙斌不断通过设计实物系统验证自己的理论,突破领域之间的界线进行创新。
通过导师的培养以及航天科研项目的锻炼,孙斌对航天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一次搭载任务中,进行设备结构的数字化组装时,结构设计工程师发现孙斌所提交的结构模型外形尺寸直角边超出1mm,这与火箭安装法兰发生结构冲突,提出需要进行检查。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虽然结构模型出现了错误,但是加工的结构件倒角后仍符合结构安装要求。为了避免这1mm的失误在数字化中引起更大的问题,确保不带问题上天,孙斌立即修改调整结构模型,降低风险,保证整体的可靠性。从这次事情以后,孙斌认识到在设备设计时必须要十分严谨,避免因为小小的失误影响航天发射任务。
在航天精神的指引下,通过多次的航天项目参与经历锻炼,孙斌学习了航天工程设计中的设计规范和流程,锻炼了严谨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全面提升了自己能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属于他的航天梦之基。
逐梦星空,凯歌前行
在多次参与航天类的重点项目后,孙斌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决定进入航天研究所工作,在航天的大舞台上充分应用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更多的贡献。在找工作期间,孙斌充分结合自己航天测控通信类方向,向心仪的航天单位投递了简历。在航天五院总体设计部(501所)组织的的暑期实践活动中,孙斌被分到了某总体设计室,与所里的企业导师共同调研载人飞船的测控通信中的关键问题,他以扎实的通信理论为指导,结合工程中考虑的实际问题,梳理出一套不同测控通信场景下的高可靠测控通信技术途径,获得了企业导师的高度赞扬。此外,实习期间他聆听了航天五院501所所级专家关于中国空间站设计研制、航天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的主题报告,参观了记录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三大里程碑的设计部展厅,包括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杨利伟往返太空)、嫦娥一号、以及近些年空间站、神舟飞船、天舟飞船、火星探测等航天器,这些活动让孙斌亲身走进了国家航天事业。
在501所的实习活动期间,孙斌收获了来自航天一线设计工程师的技术工程指导,了解了未来航天测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体会了严谨踏实的工作精神,增强了参与航天建设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孙斌誓将用青春、智慧和热血投身于祖国航天事业,逐梦星空,凯歌前行,在浩瀚的太空留下更多的中国足迹。
仰望星空,那里有无数中国航天人的梦想。在未来从事的航天事业中,孙斌必将怀揣航天强国的梦想,用在西电学到的红专并进的精神、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攻克航天技术难题,脚踏实地完成航天任务,坚持不懈地攀登科技高峰,增强祖国的航天事业,争做一名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坚忍不拔的航天追梦人!
(文/张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