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陈思帆,汉族,1996年8月生于浙江省海宁市,2014年进入奥门金沙集团3354CC通信工程学院学习。本科就读期间,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多次在数学建模等竞赛中获奖,并于2018年获得奥门金沙集团3354CC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校级优秀毕业生标兵的荣誉称号。2018年,通过推荐免试成为了本校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杨春刚教授。自大四以来,他积极参与并投入到导师课题组的项目和研究中。从入学至今,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Ⅰ区论文一篇,EI会议论文一篇,并担任了2019年第19届 IEEE ICCT国际会议分会场的分会主席。同时,研究阶段被授予“优秀研究生”的荣誉称号,并获得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和一等学业奖学金。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为了更好地接轨研究生生活,陈思帆同学在大四获得推免资格后就提前进入了导师杨春刚教授课题组的实验室,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刚刚踏进实验室的他对各种研究方向感到迷茫,为了学习物联网领域的相关知识,在杨老师的指引下,他先从嵌入式开发入手,陆续地熟悉了各种模组和传感器的使用以及ZigBee、NB-IoT等技术的应用,面向实际工程问题来做研究。
万事开头难,在大四的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时,庞大的题目背景让他产生了很大困惑,不知从何下手,一度陷入了疑虑和忐忑中。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基础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先做充分的背景调研,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某个学术领域内的研究现状,明确要解决何种问题,针对特定问题已有何种解决方案,并结合工程实践来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还要通过查阅文献和不断地实践。他在逐渐摸索的过程中,思路逐渐变得清晰明朗,在先前嵌入式开发学习的支撑下,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设计并以优秀等级通过答辩,同时也为之后的学习研究打下了基础。
有的放矢,厚积薄发
在杨老师的鼓励和严格要求下,结合自身的努力,陈思帆同学在研究生入学前,顺利完成了第一篇论文的撰写并成功投稿。几经辗转,经过多次修改后,该论文最终被IEEE ICCT国际会议(2019 19th IEEE ICCT)录用。在正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他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之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工作和学习,通过定期与导师邮件交流、当面讨论、参加组会等方式来汇报和跟进研究工作进度。在前期工程实践和调研分析的沉淀,以及良好的英语阅读和撰写能力的支撑下,陈思帆同学在硕士一年级很快完成了他的第二篇论文的写作,并投稿了国际SCI期刊,数个月内先后进行两次修改后,论文最终被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期刊(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 9.515)录用并发表。
除科研工作外,陈思帆同学还积极参与到了实验室的项目中去,曾主要负责中移动哑资源管理项目并完成交付,而且还负责了西安华为无线终端智能选网项目,参与了HIRP(上海华为)意图驱动网络项目。在无线终端智能选网项目的研究中,与华为专家多次对接讨论并交付进展,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业界先进同行的工作模式和高实践性的工程要求,系统级仿真平台的搭建和编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此外,他参加了2019年第19届IEEE ICCT国际会议,并被邀请作为口头报告分会场主席。由于在相关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他也被邀请作为IEEE Access(中科院二区,影响因子: 4.098)期刊的审稿人,并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他最大的体会就是:“心态真的很重要,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能妄自菲薄,挺多事情其实没有想象中困难,也不要急功近利,认定一件事就用心去做,坚持努力不放弃,终将会有回报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心存喜乐,安然若素
时光荏苒,转眼间陈思帆同学在奥门金沙集团3354CC已经度过了足足五年的时间,也褪去了当初的青涩和稚嫩。他说:“世界上没有一直顺风顺水的路,也没有人会一直沉浸在过去的光辉或阴影中,只有经历过挫折和低谷,才能变得更成熟稳重,因为灾祸是一个人真正的试金石。在顺境中懂得感恩,在逆境中心存喜乐,少说话,多做事,当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西电青年。年幼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长大后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导师杨春刚点评:
陈思帆同学基础扎实,积极进取;工作踏实严谨,注重细节;热爱工程研究与实践,具有独立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文/西电新闻中心·胡敏峰 高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