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目标 勇往直前
赵成伟于2013年硕士毕业后参加工作,经过4年的工作积累,他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并且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重新唤起了生根已久的科研梦,他于2017年5月顺利通过奥门金沙集团3354CC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申请考核,并荣幸地进入李小平教授团队,攻读博士研究生。
经历了工作的实践,他对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和目标性,也能准确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运用到科学研究中,这使得他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预计达到的成果更加清晰。为了尽快融入课题组的研究,他认真阅读了课题组近期发表的文章及书籍,针对课题组的研讨会,他每次都在会前做足功课,投入到课题的深入研究中,会上通过发言和提问与大家展开充分讨论,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积极向李小平老师请教,因而他很快融入到了课题组的研究中。随后赵成伟积极活跃在课题组的科研项目中,紧贴课题组研究内容,协助老师完成各类实验,自身科研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科研方面,赵成伟也积极总结在工作中的设计积累及军工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利用先进的实验条件,大胆假设,反复试验,并积极查阅最新的文献,认真比较分析,做到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并认真总结,最终形成论文。
反向思维 寻求创新
赵成伟前期阶段的研究方向为物理学,理论知识功底深厚,工作中从事微波和天线设计,实践能力突出,有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在多次与李小平老师的交流指导下,他的研究方向选为等离子体的微波诊断及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从而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工程经验。
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前三态分别为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体的能量比前三态的更高,内部存在有大量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因而对无线通信中的电磁信号产生类似金属鞘套的屏蔽效应。超高声速飞行器在临近空间飞行时,由于与空气的高速摩擦,会在其表面产生高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比较高时,会对飞行器上天线发射的电磁信号产生严重的干扰、吸收,严重时会导致电磁波无法透过等离子体,从而使飞行器成为“信息孤岛”,即所谓的“黑障”效应。因此研究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采用电磁波对等离子体进行电子密度透射诊断时,收发天线一般采用聚焦天线,保证绝大部分的电磁波是透过等离子体而传播过去,避免从等离子体周围的绕射。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通过电磁波对等离子体的绕射也可以反向的推算等离子体的尺寸。由于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等离子体的绕射也是不同的,通过测量不同频率电磁波对等离子体的绕射的数据,可反推不同位置的电子密度,从而对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的分布进行研究。这是赵成伟在参与项目的实际试验中运用反向思维而得出的一种新的电子密度分布的方法,并也将此运用到实际的测试验证中,并得出了更多有意义的数据。
在等离子体试验的极端环境重点试验室中,赵成伟紧跟李小平老师的步伐,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对测试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多方位思考,从而逐渐感受到了科研的乐趣。当然,科研道路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过程中他也难免对自己的研究思路产生怀疑,所幸的是,李小平老师给予了很大帮助,对他的科研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尽最大可能提供科研设施,并组织课题组内专题讨论,从而激发更多的思想火花。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除了学习和科研,赵成伟还喜欢游泳。他认为在水里游泳时,身体像是脱离了重力的束缚,从而获得了身体上的自由。科学研究是思想自由的理想场所,从游泳中的身体自由,领悟到了更多科研所需的精神,因而他在科研时经常抛弃各种束缚,让思想获得自由,从而寻找到更多的突破点。
四年的工作经历,使他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本心是在科学研究。在两年多的科研项目中,他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更收获过喜悦,尤其欣喜于自己的设想被实验验证,从而更加坚定了重返科研之路的正确选择。当然,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处处充满着荆棘与坎坷,既然选择了走科研路,就一定要踏实坚定地走下去,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导师李小平点评
赵成伟同学认真学习,勤奋努力,以骨干的作用参与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结合深厚的物理和电磁天线理论基础,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希望进一步加深基础,创新思维,取得更大的进步。
(文/西电新闻中心·尚保强 高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