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我是教师 > 正文
我是教师
艰辛铺就成功路——记全国模范教师吴振森教授


辛勤耕耘,科研进入国家队

吴振森独立承担研究项目后,从事随机介质和非均匀介质中电磁波、光波的传播和散射,并逐步进入目标与环境的光电特性、非线性物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吴振森始终认为,科学贵在创造,如果一味跟在别人后头跑,虽然落得个轻松自在,但久而久之,只会荒废自身。

万事开头难。科研起步阶段,当时科研处资助的第一笔科研经费只有2000元,根本无法购买实验所需的设备,他只好四处去借。借来的设备到底是不方便,也无法长期使用,他只能最高效地利用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工作至深夜,熬夜成为家常便饭。为了测量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降雨衰减特性,他将借来的激光光源、测量用的探测器等设备放在外面,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天气稍有变化,就立刻跑出去观察结果,记录数据。有一天,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了,刚刚迷迷糊糊睡着的他被窗外的雨声惊醒,几乎条件反射,他立刻披衣冲到外面……

经过两年的积累,1990年吴振森终于申请到了第一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万元。这在当初已是个不小的数目。他凭此完成了“随机介质中分形散射”的研究。1991年,吴振森获得40万元国防预研项目资助,开始了目标激光散射特性研究。

长达五年的辛勤耕耘,吴振森在这个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目标激光散射特性测量、建模和理论研究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目标激光散射特性研究中众多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不仅可用于目标电磁、散射、粒度分析等民用技术中,同时对军用目标与环境激光散射特性测量和建模及军事工程等也起到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推动的作用。另外,吴振森还就此研制成功了激光散射自动测量系统,其主要探测参量和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项目获得了1997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吴振森说:“做科研眼光要看长远一点,要看社会发展方向,要注重社会需求。”1995年与1997年,吴振森先后两次申请了科技部两个中欧合作项目,多次赴法进行合作交流,参与并完成了中法合作先进研究计划项目,获1998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多年来,吴振森先后成功申请了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检索论文150余篇。由于在科研上的突出成就,吴振森被聘为国防科工委目标特性及传播特性专业组成员,电子科学研究院第三届军事电子专家委员会目标特性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和美国纽约科学院成员,以及中国电波传播学会副主任委员和“电波传播与模化技术”国防重点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还被聘为总装备部专业委员会顾问、教育部教指委委员,获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

培育新人,“扶上马,送一程”

1999年,吴振森担任理学院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坚持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物理学科的科研经费从1998年的不到100万到2012年科研经费近800万,每年科研课题多达30余项。

吴振森注重学科建设。从1998年拿到无线电物理博士授予权,2003年获得光学博士点和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再到2010年拿到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发展,物理学科的学科优势已基本成型。从只有应用物理学一个专业,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防紧缺专业“电波科学与天线”以及应用化学等四个专业。

谈到学科建设,吴振森深有感触:“一个人本事再大也做不了所有事情。一定要靠团队,大家要团结一心。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人,不能一个人退下来,整个摊子都完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123

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

邮编:710126

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邮编:710071

电话:029-88201000

访问量:

版权所有:奥门金沙集团-WWW.3354CC.COM|精品官网 -Made in China    建设与运维:信息网络技术中心     陕ICP备    陕公网安备